协会会员注册关闭

会员ID:

会员名称:

密码:

职务: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电子邮箱:

地址:

邮编:

固定电话:

单位手机:

传真:

备注: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23-08-11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近期,团体标准提案《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技术导则》通过可行性和必要性审查,已正式立项并启动团体标准研制工作。项目牵头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结合立项评审意见,组织工作会就本标准的研究对象、适用范围、研制计划等进行了充分探讨。后续,协会将面向行业广泛征集参编单位,组建标准编制组,与行业同仁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进程,增强本团体标准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研究背景

  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功能与设施布局、路网规划建设、交通组织管控等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与交通数据监测能力以及各类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技术在城市与交通领域决策支持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应用价值日益突显。

  本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四维状态空间模型的城市路网空间时效性能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面向不同的道路网交通组织条件、交通运行条件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并解析其时空演变规律。


  目的及意义

  虽然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但普遍存在概念理解不一、基础数据差异大、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多种多样的问题,缺少专门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的技术标准,制约了交通可达性评价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实践效果。

  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技术导则旨在构建统一、规范的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指标与方法,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精细地分析城市道路网络性能和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组织管控、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功能与设施布局、路网规划建设、交通组织管控等领域及相关的各类应用场景,适用于单点可达性和多点可达性等不同对象,小汽车、公交和慢行等不同交通方式,以及空间、时间、人口等不同维度叠加后的道路交通可达性评价。


  主要技术内容

  本导则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的基本概念、评价内容和流程,界定了评价对象和形式,明确了评价所需的各类基础数据的采集要求,提出了时空可达性指标和服务可达性指标两类评价指标及相应指标的计算方法、划分标准和结果要求。


团体标准相关工作咨询请联络

联系人:宋老师,牛老师

 话:010-63701100-1012,1008

 箱:ttbz@its-china.org.cn


My JSP 'pageLeft_style.jsp' start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