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协会吴忠泽理事长赴重庆参加单轨交通座谈会

2014-01-06来源: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3年12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吴忠泽理事长同科技日报副总编辑刘亚东,到重庆考察单轨交通并参加了主题为“创新驱动与城轨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的座谈会。座谈会由科技日报正在主持采编工作的刘亚东副总编辑主持,参加单位有来自北京、天津、广州、兰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业主单位,还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包括重庆轨道交通集团、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中国汽车工程院、中国城建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华渝电气集团等等。

  到去年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线路共计2077公里,其中地铁里程1740公里,占将近84%。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在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制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这种状况在世界上一些运营里程已经超过1千公里的主要国家里绝无仅有。20多年来,通过自主创新,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管理部门在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建成了国内首条跨座式单轨示范线2号线和世界上最长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3号线,同时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基地之一,成功地践行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

  在此前后,我国第一条轻轨和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分别在长春和大连投入运营,第一条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线在广州建成,第一条市域铁路和第一条新型轨道交通APM线分别在成都和广州开通。2013年3月,以中国第一辆百分之百现代有轨电车亮相为重要标志,辽宁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宣告成功。可以说,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史上,创新、低碳、环保、快捷、舒适、廉价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正在我国成为新一轮建设热潮。

  会上,刘总编谈到,“今年8月8日,科技日报在北京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与自主创新座谈会。作为抛砖引玉,会议的开头我将自己的采访见闻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做了汇报。当时我的见闻是,在1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走完了发达国家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今天,我同样想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报,在过去4个多月的采访中,我发现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有了多制式协调发展的萌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或许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的依据来自今天在座的各个城市的业主代表和有关企业的成功经验。”

  我国当前正处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中,84%以上都是地铁。地铁由于车站密集、位处闹市区等原因,建设成本往往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地铁的工程造价是每公里6亿至10亿元,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工程造价为每公里1.5亿至3亿元。根据各个城市特点,选择跨座式单轨等不同的交通制式,可以大大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和工期,是件利国利民的事。城市轨道交通平均造价在6亿元左右。全国已批准了3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在建里程达5790公里,投资规模超3万亿元。

  “如何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如何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同时,积极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这正是高度关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及其产业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会议组织者就国民经济有关重要行业(选定城市轨道交通)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行业调查,发现这个行业存在关键核心技术转化推广难和轨道交通制式过于单一(主要都是地铁)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的发言,代表了行业主管部门对于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态度,同时具有行业导向性:“重庆的跨座式单轨,是一种非常好的轨道交通模式。从国家层面上讲,我们态度很明确,就是支持因地制宜多制式协调发展。”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吴忠泽理事长对这样一次中等规模的对话和座谈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不同的制式适用于不同的城市环境,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走多制式协调发展的路子。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

  “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该带动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城轨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的自主创新应该推进相关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我们要学习重庆轨道交通的创新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事求是地推进轨道交通更快更好地发展。会上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选择轨道交通制式的问题,如何在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体系之间进行衔接的问题,单轨交通轮胎的寿命问题,轮胎和轨道梁摩擦导致能源消耗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安全管理、网络化和互联互通?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希望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关注。总而言之,创新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这样才能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和安全的出行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

扫一扫 关注ITS世界

扫一扫 关注我们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