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2019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9-08-16来源:前瞻网

  【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2018年,五部委尤其是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信部三个与智能交通直接相关的部委,从政策制订、规划引导、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8年,智能交通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市场总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回看2018年的智能交通行业,看起来纷繁热闹,热点频出,交通大脑,网约车监管,智慧出行,共享单车,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公路,多杆合一,主动安全智能防控。但很多热点都只是2017年的延续。行业专家认为2018年是我国智能交通高速发展或者爆发的前夜,是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另一个高峰的暂时性低潮,或者说是蓄力阶段。
 
  十年历程,产业链逐步完善
 
  纵观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在起步和培育阶段,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停留在学习和制定研究方案,形成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共识;在基础阶段,随着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召开,我国开始将智能交通技术进行实际应用,为活动举行提供交通保障,行业初具规模;在近几年,信息技术推动了整个智能交通的理念,技术应用发生创新性变革。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十年前,以海信网络科技、易华录、银江股份、电科智能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智能交通企业开始崛起,海信网络科技凭借2005年开始研制的国产信号机Hi-con在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市场一战成名,而后几年,电科智能深度参与上海世博会智能交通市场,易华录、银江股份、千方科技相继上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相继崛起,开启中国智能交通高速发展的十年历程。
 
  长期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自九五期间开始制定研究战略,十一五明确在全国重点地区布局筹划,十三五正式落实信息化,智能交通行业得到快速增长。
 
  2018年,五部委尤其是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信部三个与智能交通直接相关的部委,从政策制订、规划引导、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6年5月,交通部发布《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围绕加快“四个交通”建设和“十三五”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在基础设施上、生产组织、运输服务和决策监管等方面加强对于智能交通的支持。
 
  2018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信部都出台了相应的方案规划间接地对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交通运输部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规划实施了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深化平安交通建设,优化完善智能交通发展体系,积极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战略实施;公安部为加快推进汽车电子标识标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印发《2018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点》;工信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代表着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或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综合分析,“十一五”后掀起了我国各大城市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开发、应用和建设的热潮,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迅速发展。对比三个五年中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计划情况,“十一五”期间仅仅是停留在概念方面,开始筹划布局;而到了“十三五”期间,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交通的“智能”终于落实发展。
 
  物联网、云计算两大技术助推规模壮大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技术进步是促进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在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是智能交通行业技术的核心。如:云计算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对大型集团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技术、运营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有推动作用;物联网中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有巨大的用处;而目前最主要的是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常见的包括:机动车辆证照管理、交通流检测及违章取证、交通救援和特殊车辆监控、智能停车场管理、多义性路径识别及高速公路收费拆分账管理等。
 
  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基于对每辆合法注册的机动车辆加装RFID电子标签(如将电子标签固封在车辆号牌中),为这些车辆配发一张固定且唯一的“电子行驶证”,再通过特定的阅读器识别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信息,实现对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和可疑车辆等方面实时监控管理的目的。同时可将该系统与银行结算、高速公路或各种停车场收费系统结合起来,可实现电子钱包结算,不停车收费,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
 
  根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RFID及物联网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前瞻预计2018年我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在RFID技术的不断增长下,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在2010-2018年以23.33%的复合增长率逐年增长,2018年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20亿元。
 
  竞争格局不断变化,互联网企业入局竞争
 
  而聚焦我国智能交通市场竞争格局,其与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历程变化相对应。在起步和培育阶段,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主体为系统集成商,背靠政府支持发展;到了基础和提升阶段,以海康、大华为首的硬件厂商入局,与系统集成商并进;而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在传统智能交通领域的崛起,引发了与系统集成商,以及与以交通信号机硬件产品为核心业务的硬件厂商的竞争。
 
  中国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互联网+交通”无疑是当下的热点,而广泛布局这一领域,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的正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2018年滴滴也入局该领域,“无人驾驶”、“交通大脑”成为2018年行业发展关键词,也将为行业未来几年重点发展趋势。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

扫一扫 关注ITS世界

扫一扫 关注我们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