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标准编号 | T/CITSA 64-2025 |
中文名称 | 智慧高速车路协同运行效果评价技术指南 |
英文名称 |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Systems in Smart Expressways |
提出单位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单位 |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
发布日期 | 2025-04-21 |
实施日期 | 2025-05-21 |
起草单位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起草人 | 王术剑、芮一康、张伟、栗剑、曲栩、邹宗民、石南、田迎军、吴建清、陈雪梅、高华睿、宋佳康、孙志平、梁坤、吴任飞、伊笑莹、赵妍、沈喆、刘浩宇、金雄威、陈鲁川、刘志远、王琪、陈昱鹏 |
标准主要内容 | 本标准规定了智慧高速车路协同运行效果评价技术指南,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明确各层面指标的定义,提供具体的计算公式及数据采集说明,涵盖安全保障、通行效率、服务质量、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五个方面。其中,安全保障评价包括车辆速度、避撞、事件事故三个层面,通行效率评价包括车辆、路段、路网三个层面,服务质量评价包括舒适度、及时度、准确度、丰富度、满意度五个层面,绿色环保评价主要关注污染物排放情况,经济效益评价包括资源消耗、通行费用收入、运行保障成本三个层面。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建设的运行效果评价,可作为评估和优化车路协同系统运行效果的依据。 |
标准亮点 | 本标准结合山东高速集团等单位在高速公路智能化和网联化建设与运营中的丰富经验进行编制,标准起草中结合了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下不同评价维度的具体需求,并充分考虑了当前交通感知、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情况。 本标准围绕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的安全保障、通行效率、服务质量、绿色环保、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评价体系与方法。首次将分散的评价维度整合为有机整体,解决了以往评价指标碎片化的问题。本标准填补了行业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运行效果评价标准方面的空白,为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系统建设提供了发展导向,对推动车路协同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应用有重要作用。 |
查看 |